跳到主要內容

做好你自己~


我們偶爾都會遇到一個荒謬的人和事,有時激氣過後,你會忍不住覆述給身邊的朋友聽,當你發洩完,總有幾個很喜歡「認叻」的朋友會給你這種回應:「你嗰時應該『寸』番佢咁咁咁吖嘛!」又或者「你都儍嘅,畀我就『寸』佢咁咁咁喇!咁你都放過佢?之類。有些人聽完朋友的這種回應,可能會一時間覺得不忿氣:「為甚麼當下想不到可以這樣『寸』他?」

若然如此,我在這裏要首先恭喜你,因為你沒有因為一時衝動而成為一隻因小失大的小學雞。有些人很喜歡「寸」人,認為當面對一些討厭的人和事之時,想出一個很「寸」的回應,就是一件很聰明的事,甚至會以曾經「寸」到某個人「一棟都冇」為驕傲,猶如做了甚麼天大的英雄事蹟般,大大聲的告訴身邊所有人。其實這班人,才是最蠢的。
「寸」是甚麼意思?大概就是對一些人,作出一個不正面,又帶着單打意味的回應吧。而在很多人心目中,「寸」人最大的快感在那裏?就是「寸」完後,讓對方空生氣,完全無「還口」之力。看到了重點了嗎?它「不正面」,即是你不是正面的向對方作出具實際理據的還擊與解決方案,對方有權裝作聽不懂,甚至明明聽得懂,而去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;同時間,你刺激了對方的情緒。
總括來說,就是不但沒有解決到問題,亦同時惹怒了對方,讓對方多了一個動機不去解決問題,甚至破壞延伸下去的合作關係,以至讓你多了一個敵人,種下未知的禍根。這個後果為你換來甚麼?你口舌上的幾秒快感。
為了幾秒快感,推了自己進掘頭巷,世界上還有更戇居的事嗎?
「寸」是辦公室?最沒有用的態度。若然你真的遇上討厭的人,真正的解決方法不外乎三個:第一,忍;第二,用正面態度嚴肅地與他討價還價;第三,用聰明的手法騙到他願意去替你解決問題。第一個方法,我們都不想做;第三個方法,我們未必做得到;所以大部份時間,做(或裝作)一個正人君子去與對方討論才是最穩陣的方法,你可以激氣,甚至有點激動,但至少事後你還可以解釋自己是「對事不對人」、「太緊張」之類真真假假的原因去緩和關係,之後你在對方心目中,也有權只是一個認真的人,他可能還會敬(或怕)你三分,未來要「搞」,都會捨難取易的去「搞」其他人,不搞你。
但若然你選擇用「寸」,你就名正言順的得罪了人,有機會的話,對方就會找機會要你去還。辦公室,都只是我們用來賺錢的地方,你可以沒有朋友,但沒有必要多一個敵人。
可能你會想:「也不是啊,公司裏某某同事同樣讓人感覺很『寸』,事業卻很成功啊!」那麼請你先冷靜分析一下,那位事業成功的同事,他的「寸」與一般得罪人多的「寸咀」有甚麼分別?他們的「寸」,是流露在自信中、眼神中;他們會用很「寸」的態度去應付一個盡在掌握中的Project,而不是膚淺地用「寸」在別人身上討無謂的口舌便宜。
「寸」是層次之分的,要「寸」得起,請首先做好你自己。
(網路文章轉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4 步驟找出關鍵達到業績目標原因

業務4 步驟找出關鍵 達到業績目 原因,衝出超高績效 上半年業績不達預期,相對原定目標,我們還差 450 萬!大家回去擬定下一季業績衝刺計畫,下周一我會和大家個別討論。」業務主管拿著新出爐的數字報表,表情凝重對著業務團隊宣布,身為團隊一員,你會如何設定下一季的業務目標與執行計畫呢? 《分析清楚,問題自然好解決》一書指出,目標的訂定不是隨便喊,關鍵在於如何訂立出明確的「量化目標」,據此制訂階段性行動。 首先是針對問題分析相關數據與資料,找出問題主因,然後再針對問題擬定改善計畫,才有可能真正達到目標。 唯有經歷「 收集數據 → 分析資料 → 確認問題 → 制訂目標 」的 4 步驟階段,才能真正擬定出有執行、且能解決問題的計畫,達成預期目標。 例如業務小陳所被分配的每月業績目標是 15 萬,與其盲目提出「每個月拜訪 100 家客戶」「每個月努力做到 50 萬業績」這種會被主管質疑「真的可行?有效嗎?」的提案,根本之道是透過檢視過往業績數字資料,找出業績無法達標的可能原因,然後針對原因,設定合理的衝刺目標數字與做法,讓主管相信依據這套計畫,自己確實能在下一季趕上年度業績目標。 1. 收集數據: 如果每月業績目標為 15 萬,先檢視上半年各月的業績數字與拜訪客戶數,並思考無法達標的可能理由。(參見【圖表 1】)。 想了解業績不佳,就必須掌握現狀,因此針對每月業績、拜訪客戶數等資料進行蒐集並檢討可能原因。 2. 分析資料: 透過圖表繪製,觀察每個月業績波動情形,找出「業績達成率」與「拜訪客戶數」之間關係,並比對「未達成業績原因」和達成率的相關性。(參見【圖表 2】)。 將圖表1的數字做成條狀圖與折線圖,發現拜訪客戶數直接影響當月業績。 3. 確認問題: 比較數據資料後發現,「未妥善規畫拜訪時間表」明顯導致業績數字下滑,可見拜訪客戶數和業績達成率息息相關;此外,「客戶反應提案不符需求」會拉低達成率,即便有較高拜訪客戶數依然做不到預期業績(參見【圖表 3】)。 相比兩種未達成業績的原因,發現「妥善規畫客戶拜訪」對業績成長的影響比較直接,即可從此思考改善點。 4....

MVP都這麼做 客戶問價格就馬上將產品價值優勢提出

MVP都這麼做 客戶問價格就馬上將產品價值優勢提出 現在一般家庭裡愈來愈少有印表機,臨時想要列印文件,超商已經是很直覺又方便的選擇。如今,當你走進全台灣任何一家便利商店,你有近乎100%的機率,使用的都是富士全錄的彩色事務機。 在市調公司IDC(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,國際數據資訊)的調查中,富士全錄彩色事務機在2016年的市占率是4成;在商用雷射機種市場裡,則穩坐銷量冠軍。 辦公室裡的事務機,由於體積龐大、搬運麻煩,加上功能大同小異,大部分公司都是一簽下租賃合約,只要沒出大問題,幾乎不太會更換廠商。但是第一份工作就進富士全錄的陳香君,在10年的工作經驗中,扣掉新人摸索期,她曾7次拿下全公司的業務MVP,近兩年業績表現更位居課級主管的全台第一(2015上半年、2016下半年)。她是怎麼做到的? 不直接報價,避免落入價格戰 說服可能沒有特別品牌偏好、或習慣原本機器的客戶,換租自家產品,是大多印表機業務剛入行時,最難、也最需要突破的第一道關卡。 有些客戶會在第一次和業務碰面時,就直接要求報價,不少業務也會就此認為,這可能離成交更進一步,便連忙奉上報價單。陳香君卻從不這麼做,「因為我們的產品其實很貴。」 個性直爽的她不諱言地笑說,在客戶還不太了解產品特色的時候,太快拿到報價單,只會讓他們以比價來決定。如此一來,定價較高的富士全錄反而處於劣勢。 因此,陳香君反向操作。第一次接觸客戶時,只先確認對方的需求和問題點;第二次拜訪,會提出解決方案和釐清採購流程;直到第三次和客戶見面,才報價。 這3個步驟,是她累積多年經驗、歸納而成的一套標準作業流程,為的就是把焦點轉移到「產品價值」上:根據每一位客戶的狀況,量身推薦適用的方案,讓他們了解並且相信,產品能為他們省下多少麻煩、提升多少效率,即使要花比較多錢,也認為很值得。 找出最關鍵的文件,解決客戶最麻煩的點 為了快速釐清客戶的需求點,陳香君的做法是,先找出企業最有價值、最核心的「文件」,再仔細觀察文件產出的流程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。 在她接觸最多的旅行業客戶裡,最重要的文件就是出團的行程手冊,部分透過代印店,部分透過印表機輸出,雖然方便但客人常會更改行程內容,往往今晚改、明早就要出團。這麼一來,委外印刷容易來不及趕件、產生品質參差不齊等問...